外媒:苏富比将拍卖由人工智能“实时”创作的艺术品
编辑:admin 日期:2019-02-15 19:56:07 / 人气:
报道称,《路人记忆1》由一个内置AI计算机“大脑”的木制餐具柜和上方连接的两个屏幕组成。计算机通过实时工作,将一系列想象的男性和女性的扭曲面孔投射到屏幕上。
和过去展出或销售的人工智能作品不同,该机械创作的肖像画没有人类的最终干预,而是完全由人工智能自主完成。《路人记忆1》的独特之处便在于它的“实时创造性”——当观众正在注视屏幕的时候,肖像流也正在被AI无穷无尽地生成出来;这些画作是独一无二、转瞬即逝的:没有任何两张画像是相同的,且一经显示永远不会再重复出现。
据悉,这些肖像画虽然是AI实时创作,但明显带有17世纪和19世纪画作的风格,也受到了克林格曼本人对超现实主义作品喜爱的影响。
克林格曼表示,“机器不断创造出开始变化和渐渐消失的新面孔——它自我观察并创建了一个反馈循环”,“当然,它很难在没有我的前提下进入这个世界,但我相信它已经准备好永远创造新的、过去不曾存在的肖像……我希望当人们坐下来观看这些转瞬即逝的面孔时,会有同样的感觉。”
当代艺术专家玛丽娜·鲁伊斯·科洛梅尔指出,克林格曼寻求“超越”传统的创作过程,他让人们看到人工智能“大脑”如何实时工作,逐个像素地绘画肖像。
报道认为,当代艺术的特点是突破过去并在将来依然存在的各种限制。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是一种创新,在艺术历史上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克林格曼的作品代表着正在开始的令人振奋的新时代的转折点。
德国艺术家马里奥·克林格曼是神经网络和艺术实验的先驱,曾为艺术界贡献了不少模型。他介绍说,人工智能的自主“大脑”是一套与人类大脑非常相似的神经网络系统,由大量互相连接的加密运行程序组成,它可以学习和依据范例,然而创作出与范例有区别的自己的独特作品。
过去三年时间,克林格曼花了大概三个月时间编写代码并设计安装,“投喂”了17到19世纪的数千幅西欧肖像画以“训练”算法模型。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艺术品收藏——中国上流社会的最高机密09-13
- 数据直击:下半年艺术品市场或与去年秋拍接近09-12
- 住进途家艺术品鉴赏师的家是一种怎样的感觉09-11
- 王中军:三年花8个亿买艺术品,再有钱也还是个穷人!09-06
- 石头如何变高雅艺术品09-04
- 中国梦·书画艺术传承发展推动者——徐世东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