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萍:用巧手将蔺草变成艺术品

编辑:admin 日期:2020-09-02 09:58:30 / 人气:

精巧的背锤、艳丽的孔雀、别致的洋娃娃……走进海曙区白云街道安丰社区居民冯丽萍的家中,各类巧夺天工的草编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惊艳。
49岁的冯丽萍坐在桌边,一把轻巧柔韧的蔺草,一双轻盈灵动的巧手,忽而轻拢慢捻,忽而十指翻飞,一边展示草编技艺,一边将自己和草编的故事娓娓道来。
小时候,冯丽萍家住横街镇。“那时家家种蔺草、晒蔺草、做草编。刚收割上来的蔺草碧绿柔软,手巧的姑娘坐在田埂上顺手就编出一两个蝈蝈笼;放学后,一群女孩子围坐一起,用晒得顺滑滚烫的蔺草帮大人做草帽,比谁做得又好又快,这样的场景司空见惯。”冯丽萍说,她跟着妈妈和外婆学习草编,耳濡目染加上自己有浓厚兴趣,七八岁时就能编出草帽、扇子了。
2016年,在一个台湾草编展上,冯丽萍欣赏到各种精致的草编工艺品,童年兴趣被再次点燃,“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放弃草编工艺,这是一个契机,让我明确了今后的创作方向。”
“要编出精美的作品,选料要尽善尽美。”冯丽萍说,蔺草产地不同,柔韧性和可塑性也不一样,与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从日本引进的和草相比,本土蔺草可塑性更强,编出的作品更加精致。为此,她耗费数月,在宁波一家家比对,终于寻找到能长期提供原料的本土蔺草种植农户。
除了踏破铁鞋寻找原料,冯丽萍还几经波折寻找适合的草编颜料。“开始草编前,需要用专用颜料将蔺草染得均匀、鲜艳,但是由于需求较少,市面上的草编专用颜料已经停售。”冯丽萍回忆,她不得不顺着颜料供应链一步步寻找,最后在其他手艺人手里觅到心仪的草编颜料。
编织和设计是一件精美草编作品出炉的关键环节。冯丽萍说,现在草编艺人并不多,更谈不上交流,自己就慢慢琢磨,画出图纸、搭配材料、探索技艺,“有些作品要失败多次才能成功,比如制作一个小书签,需在包边、材质、编法等环节上不断尝试;制作立体作品和大型草编画时,则需考虑造型饱满、立体拼接、色彩过渡等诸多因素,一次次重来;还要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制作完成一件作品需要花一周到数月不等的时间。”
冯丽萍坚持不懈、精益求精,至今制作出数百件作品,从茶垫、扇子、提篮等生活类工艺品,到笔盒、书签等文具类作品,再到匠心独运的穿着草裙的芭比娃娃、十二生肖动物、国画等作品……家里如今犹如一个小型草编博物馆。
2018年,冯丽萍被评为海曙区级非遗草编技艺传承人。“在一场竹编展览上,我看到了一个‘黛玉葬花篮’,立即联想到《红楼梦》中的诗句,脑海中浮现黛玉葬花的场景,胸中翻涌着悲戚之情,感悟到器物所带来的情感共鸣的作用。”冯丽萍说,这让她下决心要让草编发挥更大的艺术价值,让这一技艺焕发新的生命力。
冯丽萍坦言,由于草编工艺制作周期长,匠人收入水平低,草编传承现状不尽如人意,“不过我不会放弃研究和传承草编技艺。”如今,名声在外的冯丽萍应邀在一些中小学、文化馆开设公益课程,为社区居民制作手机壳、赠送美观又环保的草编袋,有时将自己的作品在夜市摆摊售卖,还将自己的一部分珍贵草编画捐赠给海曙区非遗馆,“很多孩子对这一技艺感兴趣,我打算收几名学生,让草编技艺长久传承。”

现在致电 023-677655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