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1月供需同步缩减
编辑:admin 日期:2019-03-26 12:45:53 / 人气:
本月中国文物艺术品价格指数、交易额、交易量环比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受拍卖的季节性因素影响,大规模秋拍在2018年12月集中结束。相比去年同期来看,本月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量、交易额出现下跌趋势,价格指数上涨26.5点,通过对上游拍卖企业相关数据与市场交易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致使市场供需呈现同步缩减,但构成拍卖市场交易主体的中坚力量仍保持相当的市场信心。
1月份,京津冀地区成交中国文物艺术品5425件(套),交易额为4.91亿元;长三角地区交易量为724件(套),实现交易额1126万元;珠三角地区交易量为596件(套),交易额为349万元;中西部地区交易量为915件(套),交易额为343万元;港澳台地区交易量为674件(套),实现交易额13.49亿元;其他地区交易量为1673件,交易额为4.59亿元。
从交易量来看,本月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地区,且交易全部发生在北京地区。交易量位列第二的是其他地区,交易集中在厦门、青岛两个城市。中西部、长三角、港澳台、珠三角交易量依次递减。与交易量存在较大差异的是,港澳台地区交易额遥遥领先,占据58%的市场份额;京津冀地区与其他地区交易额相当,另外三个区域交易额占比不足2%。
在1万件(套)成交拍品中,按照五大品类计算交易量占比,分别为:瓷玉杂项42.12%;中国书画37.79%;收藏品17.68%;油画及中国当代艺术1.63%;珠宝尚品0.78% 。 五大品类的交易额占比分别为:瓷玉杂项49.1%;收藏品31.44%;中国书画17.18%;油画及中国当代艺术0.61%;珠宝尚品1.67%。
在交易量上,中国书画、油画及中国当代艺术、珠宝尚品等三个品类所占比重与上月基本持平,收藏品比重下降,瓷玉杂项品类占比上升。从交易额上看,瓷玉杂项占据半壁江山;收藏品品类大幅上涨,与台湾拍卖市场钱币成交额较大大有关系;中国书画品类在成交量持平的情况下,成交额大幅下降,常规拍卖会多普品的特点是导致该品类均价降低的主要原因。珠宝尚品、油画及中国当代艺术品类交易额占比均小幅度下降。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西安市场对艺术品的 需求与日俱增09-05
- 快来围观估值4亿元的艺术品!玉雕“日月同辉”荔湾展出09-04
- “对生命和肢体的威胁”——有杀伤力的艺术品08-27
- 书画艺术品中的软黄金,齐派艺术作品收藏更升值08-22
-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上线08-22
- 呼和浩特:用艺术品展探索工匠精神与现代美学融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