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中有奇人:树根变身艺术品,土产走上洋餐桌
编辑:admin 日期:2019-11-17 15:16:37 / 人气:
这些树根,猛一看其实也没有太多奇异之处。但张旭东有一双慧眼,那慧眼一打量,这个像狮子,那个像恐龙,实在不成气候的,就做成凳子。张旭东有一双巧手,经那巧手精心一雕琢,就果真变成了狮子、恐龙和櫈子。
在土门村一处占地十来亩的大院里,堆得像小山一样的树根,是张旭东的原料库。四围的房屋,有一少半是加工车间,设计、巧雕、打磨、打蜡、上漆……一件件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的根艺花架、衣架、灯架、茶台、茶櫈便栩栩如生了,便走进了张旭东的南召县甲益东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的展厅里,琳琅满目,巧夺天工,独具匠心,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11月16日,土门村贫困户王铁良告诉前去参观的河南省老促会副会长王群一行:“我已经在这里学习根雕艺术两年了,师傅悉心传授我很多技巧。我一个月能拿到3000元工资。在家门口上班,不仅把钱挣了,还把家照顾了。再学半年,我就能出师啦!”
王铁良口中的师傅,就是南召县甲益东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根雕师张旭东。
在张旭东的办公室里,一张张荣誉证书彰显其非凡的艺术实力:“河南省最美根雕冠军”“河南省根艺美术师”“河南省第十三届根艺奇石精品展金奖”。
现年46岁的张旭东,其实也是这座大山的孩子。他曾经像当地许多人一样,逃离大山,跑到城市里讨生活,经营酒店。但是,他又不像当地许多人,他有一双慧眼、一双巧手、一颗爱心。在城市里,尤其是在一些高端场所,一段朽木、一个根雕,不仅卖上天价,而且成为品味的标志,而在自己的家乡山林里,到处都是,却无人问津,一些树根、树桩腐烂在地下,有的被山区群众挖回来当柴烧,感觉十分可惜。6年前,他毅然放弃酒店生意回乡创业,潜心钻研根雕艺术。
“在河里捡拾奇石、在山上搜集枯木,把这些石头、树根加工、打磨成工艺品,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当时很多群众认为我花钱搜集这些破烂货,简直就是个疯子,其实我就想为群众致富增收做点贡献。”
经过两年艰苦打拼,张旭东的根雕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尝到了创业的甜头。2018年7月31日,又成立了南召县山中缘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相继成立了山中缘香菇种植基地,山中缘高山玉米种植基地,山中缘野蜂蜜培育基地,南阳万盆盆景养桩基地,南召县荆子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南召县乔端镇张氏苗木花苗园,根雕奇石农家乐等实体产业。在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也扩大了贫困户的就业,带领全镇各村组贫困户共同创业致富。充分利用乔端镇的山区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出一系列的生态农产品,合理开发出生态自酿系列、养生茗茶系列、山野土特系列、生态农副系列及药食用源系列等120多个天然、绿色、健康、养生的农产品,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增收。合作社的种植、养殖、农产品收购、加工、包装等产业的生产用工人数达80多人。特别是农产品,山野菜的收购,辐射带动全镇各村组达500人之多,年创增收达一万多元,把习总书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好产品,要有好的销售平台。互联网时代,拿着手机就能赚钱成为一种时代风向。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电商运营中心,成立了线上营销机制,充分利用淘宝、阿里、京东、快手、天猫、抖音、微信等一系列的平台,多渠道、多平台展示和宣传,经常参加县市组织的电商培训会,研讨交流会等,相继成立了郑州、洛阳、南阳等地的实体店面和线上第三方代理机构,把山里的产品线上线下,互联互通,一些竟从深山走到了美国、意大利等国的餐桌。
上一篇:马自达CX-4:流水线上的艺术品下一篇: 将区块链技术纳入艺术品交易电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