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在校庆现场拉响大炮!中国美院附中90周年校庆,特展七百多件珍贵艺术品,许江发表特展前言

编辑:admin 日期:2019-10-28 13:09:12 / 人气:

杭州又一所学校在10月迎来90华诞。中国美院附中,创办于1929年的“国立杭州艺专高中部”,是中国现代美术的苗圃,也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基础美术教学基地,开创了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设立附中之先河。为了庆祝90岁生日,美院学子在校庆典礼上拉响一门“为艺术战”的大炮;10月28日,一场声势浩大的校庆特展在美院南山路美术馆开幕。这场特展通过梳理优秀校藏作品,展览回顾了附中90年教学背后绘画观和基础观的主导因素及其发展与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展出毕业生的代表作,展现出一代代附中师生的成长与开拓。
展厅分别以“先河-铸基”“名师-成长”“孤山-象山”三组陈列,呈现附中九十年的面貌。90年,4600师生,700件作品。
“多元博采”“中西并重”“宽厚铸基”的教学方法,培植理想的艺术信念,附中为中国艺术培养人才无数,各个时期的毕业生纷纷成长为不同领域的领航与中坚力量。尤其不能忘记,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等第一代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大师,正是从附中开始了他们的艺术生涯。
董希文《开国大典》油画
罗工柳-地道战
大风浪里炼红心高而颐 宗文龙 董小明 梁平波 1975年
【一楼方厅】国美附中的素描教学体系被认为是与鲁迅先生领导的新木刻运动具有时代意义的的艺术运动。自建校起,同时兼顾中西造型艺术的语言探索是时代与中国文化的长期自觉。
这里的重要作品是:陈彬的那件躺着的视角独特的《大卫》,对应展出的是张巨雷的《佛头》。素描的重点作品还有张俊老师的《大卫》,传说级的作品,与北京喻红那件《大卫》素描并称南北《大卫》。
陈彬《大卫》
林风眠“严格的基础、自由的创造”,尤其以推崇“自然美”的审美核心,强调基础绘画中的感受力,突出绘画者的主体特质,尤其推崇写生与概括。在现存不多的文献中,1932级学生邵景濂的一张素描,让我们得以窥探林风眠时代的“附中风貌”。
1956年,潘天寿先生专门来附中讲课,为附中的基础教育提供了一种更富艺术自觉性的格局和视野。从此,以强调线性为特征,以“中国绘画”为内在的素描观念和素描方法得以在浙江美院附中的课堂教学中展开影响。这一时期,姚巧云、徐永祥、马玉如等大学毕业已在附中任教,从姚巧云几幅自藏的素描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种“实体感”,而马玉如在七十年代初编著的《素描技法》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种富有个人思考的素描教学,也能从中发现与方干民、倪贻德、舒传曦等学院名师相连通的绘画语言。五十年代附中的青年教师们,他们在大学阶段所汲取的艺术养分,与在附中长期的教学经历相融炼,形成了一种艺术品格和为人师者的双重自觉。
张巨雷的《佛头》
【一楼圆厅】时代记忆——连环画
速写与构图既是基础教学的两翼,更是观察生活、面向社会的方式。创作能力从下乡写生开始,在生活的第一现场睁开双眼,通过一段段下乡采风和田野课堂,锻炼培养起敏锐的眼力、生动的笔力、精确的表达。
从基础美术教育的坚守,到开启艺术的自由实践,附中的下乡活动中,同学们常常几人合作一本连环画。由于内容优、绘画佳,出版社进行了编辑出版在全国发行。连环画在20世纪中后期,是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由于图画的通俗性,成为民众教育与文化传播的方式,他们充实着人民的文化生活。此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是50-60年代的连环画精选。
【一楼圆厅】高中生就是大师——浙派人物速写
附中人常言“我们是大学里的中学,我们是中学里的大学”。
从附中的基础教学中我们可以明晰地探见,林风眠“严格的基础、自由的创造”,苏派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方干民、倪贻德、博巴、舒传曦等学院名师的绘画理念,潘天寿“双峰并立”“两端深入”艺术教育思想,浙派人物画的笔墨和语言等,在这些艺术思想、绘画观念的之间,形成了中国美术学院独有的关于基础教学言明或不言明的“讨论”。
【四楼】文学美术互为背景
三十年代以来,以年轻知识分子为代表兴起的艺术运动。绘画给了文学以视觉的力量,文学则为绘画提供了更为丰富背景,为时代的艺术增加了具有深度的和有丰富性的文艺的解读。四楼则用一整个墙面完成了国美这所学校独特的文学和艺术互相滋养、相互推进的内容。在这一板块,艺术院校的文化课和艺术课是不可分离的。
【二楼方厅】一个好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是多面的:吴大羽和吴冠中、朱德群、闵希文的通信
吴大羽先生在这些书信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艺术观点,对他的学生们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吴大羽作为艺术教育家,秉持着自己的独特“习艺”路线,培养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英才,他是一位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亮学生的眼睛”(赵无极语)的老师。
致吴冠中朱德群书
——他推崇创造为上,反对因袭桎梏。强调“没有师承的师承,是最好的师承”,“我没有一言阻塞创造上的力源,而是尽量为创造留其枵虚,使各人自己可以去自由展动其发育安排”。
——他强调绘画的大体原则,鼓励学生不纠缠细节,打破陈规。
——他强调感觉的重要性,认为“画画最重要的就是感觉,对对象的第一感觉很重要,能发现,能抓住,能表现感觉,就成功了”。
——他强调个性,引导学生“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用自己的手来表现自己的感觉”。
附中人常言“我们是大学里的中学,我们是中学里的大学”。
附中的独特之处,不仅正在于专业技艺的传授,更在于师生之间生活情味与艺术真知的相互保存——在附中人的心目中,始终有一些师长 ,他们是附中的精神旗帜,有的是任课教师 ,有的是知名校友 ,有的曾担任校长或院领导,代表着附中人的形象,引导着学子们的心灵走向艺术的炽暖与光明。
附中校长马玉如老师曾说过:“用心交给学生。这种师生关系,我觉得是我们附中的魂。我们一直是这个样子下来的。”
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特展前言:附中人
去年,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年。今年,美院附中迎来九十年校庆。
金风玉露,银汉暗度。一所大学的诞生,带入一所中学,擘画出艺术学习的特色路径,其中各有艰难、备受磨炼。如是成长的道跡,既是中国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肇始,又是现当代中国艺术教育历史的生动写照。
林风眠和艺院创立的一代先师们,他们是蔡元培先生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的追随者,也是艺术救国理想的实践者。他们以创造“新时代的艺术”为己任,成立全国性的“艺术运动社”,“以团结全国艺术界的新力量,致力于艺术运动,促成东方之新兴艺术为宗旨。”向着内容封建、落后、形式因袭、陈旧的旧艺术发生怒吼,他们要求中国艺坛进行彻底的改革,大胆地创造,在中华大地开出一片新的艺术花果。
正当其时,蔡元培先生离职,艺术教育备受轻视,艺院改制三年。林风眠先生等认为艺术教育年限太短,且普高毕业生一般艺术修养较差,于是创设为专门培养后备生的艺术高中部,学制三年。毕业后升入专科学习。此即美院附中的肇始,虽是迫于低谷,却为中国艺术教育的长路,开启了附中人才培养的先河。
中国美术教育的诸多第一自此始。作为最早的附中,大学的许多教授均在此兼课。附中根植大学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小鱼摹着大鱼的诸般本事,大学的品质与意趣深深濡染着少年。无论是1929年“一八艺社”与1933年“木铃木刻研究社”的崛起中附中的中坚力量,还是上世纪50、60年代附中素描、速写的基础训练热潮;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先锋艺术运动在附中楼中的同楼共振现象,还是新世纪以来基础美术教育即总体教学模式中的多元成长;附中的孩子成为学校的一面镜子,他们把大学的空气采集而来,化作“桃之夭夭”的春息,存持在稚嫩而火热的身躯里,经受青春的发酵,在未来勃然喷发而为灿然的创力。
在所有附中人的叙述中,最为深切回想的是与老师们的父子情深。这是这一年龄的孩子们一生世的记忆,是他们从身体到精神的、如家如父的久远依恋。正是“附中”这一学院中深具人性光彩的教育形态,伴随着多少艺术青春的成长,使得她自己成为了一种出身,成为了一种身份,成为了一种称谓:附中人。
附中人自有一份气质。他们比一般的入学生更早知学校,更多识老师,更深懂画艺。大学的十八般武艺,附中同学早有琢磨,眼界与上手均不一般。美院数十年来,林风眠先生提倡的爱自然、善观察、勤练技的心性哺育借诸素描成为绘画之道的圭臬。与此同时,不仅苏派、法派,还有具表、设计素描等等,道技不一,意识纷呈,经由学术的细脉,附中的课堂竟也有诸多不同。如若跟班几位大学师长,偷读几本秘籍宝典,那谈吐中总有莲花跳沓、先锋叠出,无不令人相看刮目。便是后来读研、留校,也是附中人先登捷足,抢占龙门。纵观全国艺坛之上,附中人比比皆是,群星灿烂。
生命中早早输入的附中气质使他们成为学业坚定的明白人;使他们拥有体察自然、捕捉生机的识力和脚力;使他们把握个性发展的高点与定力;使他们渐成事业成长的领头雁。
附中人还含一种温情。吴冠中先生一生难忘附中头口奶。在他慨然书写的“母校万岁”中,相当一部分是寄给附中的。十年前,正是在赴附中八十年庆的路上,我接到吴先生捐献七十多幅画给母校的电话。是巧合?是命定?我的老师,也是吴冠中先生的同乡徐永祥先生,生前向我多次深情述说附中当年在反左之时,收留莫朴先生、王流秋先生以及他们之间的感情。今日忆起,噎心催泪。徐芒耀先生深情回忆的王流秋先生于孤寂中弹奏的《致爱丽丝》的贝多芬钢琴曲,今天还有人在弹吗?附中毕业辗转多年回校当领导的,施绍辰先生是第一人,他对附中的发展卓有贡献,他的小提琴声还在附中人的记忆中绕指萦心吗?
今天的附中,在艺考风潮的挟持之下,几经风雨,几番欣愁,但却依旧坚定地筑牢教学平台,培养优质生源,探索办学新路,铸炼教学模式。去年,美院出版《国美之路大典》,煌煌三十九卷,成为中国大学学术出版的盛事。今年,附中九秩纪念,接续上洋洋四大卷。历代名师谆谆召唤,曾经的先河,持续勇立潮头。附中人于九洲汇聚,怀同样心愿而共祝福、无别离。九秩不易,艺圃之胜者于是为最!
美院附中校友感言
王赞:基础是附中的重中之重
适逢附中九十周年校庆之际,32年前我曾经是附中的一名老师,今天在附中九十年校庆之际为其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倍感自豪。
1987年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附中从事教师工作,匆匆的32年让我始终铭记着我当年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和同学们在一起工作学习的场景,我也非常感动和我们许多附中的老师们共同建构了那样一个时期的附中美术教育基础,为我们大学本科输送了大量的优质人才。附中的教学不仅仅是中国美术学院本科人才的培育的基地,更为重要的是为美院的基础教育向下延伸的一个社会美育研究平台。附中看似是一个中等专业美术学校,但是他的师资和教学研究都是和大学本科的教学完全一致的价值评判标准。今天我们应该很好地整理和梳理附中教学的成果,我们不仅仅对于这所学校的历史要有更深刻的认识,还要对整个中国美术界所起到的作用予以重视。
中国美术学院1928年建院,在建院之初的第二年,就已经将附中建设作为学校的一个大政方针来推行,足见当年林风眠先生等一代美院人对美术基础教学,对附中人才培养教学看得非常重要,应该说站在美术人才历史高远的发展眼光看附中作为大学的一个补充。
我借90年附中校庆的机会,向我们附中的同学们讲三点要求:“打好基础、完善人格、提高审美力”。第一、基础是附中的重中之重,现在给同学们谈很多的学术方向还为时过早,附中最本质的就是要把基础打好。第二、是要完善人格,附中的学习阶段要保持一个非常好的人格精神,这就年轻人应该持有的“独立之精神,批判之精神”。第三、提高我们的审美力,审美力是一个长期和不断努力的进程,美院附中学生为什么比社会上培训机构的学生更具有优势,正是因为你们所在的环境以及老师们教给你们的艺术思想,不断地让你们对于审美的价值判断获得完全不同的理解。唯有审美判断能力的不断提升,你才能真正在技术上根本性的发生变化。
董小明:如果历史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选择附中
附中当时的教学,很传统也很严格,就是从基础抓起。初进课堂,上海来的有些学生,在社会上学过素描也学过色彩,已经画得很熟练,很让我们羡慕。但是老师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把他们过去学的那一套打掉。因为好像画得熟练,但你的方法不一定正确,走不远。果然学习了正确的观察方法、表现方法,我们进步很快。还有老师们从基础教学中就让我们懂得艺术有品位和格调的高低和雅俗之分,时时告诫我们不要看差的画:“会把眼睛看坏”。 “起手要正,取法要高”我体会到这正是当年附中基础教学的精髓。每位老师都有很好的专业素养,授课严谨,他们讲的一些基本的道理至今还记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受益终身。
在附中学习,除了老师传授以外,最好的老师就是自己的同学。上课画素描画色彩,老师不时给以指导和要求,但我们不一定马上理解。而身边的同学的作业,常常最能启发你,大家一起画互相看,同学画面中每一点进步,都会让自己开窍,马上学到手变为自己的本事。置身于一群经过最严格的考试入学的优秀同学之中,互相影响、互相激励,老师也把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动作为教学的方法。有这样良好的学习平台,也是附中教学的一种优势。
进入美院的校园,就等于浸淫在艺术资源的大海当中。我们在这儿获得的不仅是课堂上的东西,更有美院的人文环境和丰富资源。记得当时附中有睡午觉的规定,但我们经常逃出去,到大学部的教室,看他们画画,崇拜画得最好的大学生,甚至和他们成了朋友。附中和美院办在一起非常重要,和优秀的美术学院办在一起,这正是浙美附中所以优秀的重要原因。任何单独的中等美术学校是无法比拟的。
我们64班的附中生涯很短暂,但是几十年过后,正是这批几近“失学”的附中生,却在美术领域的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我们备感欣慰与自豪,其中不乏优秀的画家、理论家、出版家、教育家和各项文艺事业的领导者,班长潘公凯,以一个附中毕业生的身份担当了两大美院院长之重任,在美术教育、理论、创作、建筑艺术诸多领域成果累累,成为我们全班的骄傲;还有奚天鹰、励国仪、车进、刘文沪、盛二龙、梁铨、韩培生…… 许许多多在新时期浙江乃至全国美术发展的历程中付出努力,留下足迹的响亮的名字。我们没有辜负母校的培养之恩。这应该给总结附中教学经验时增添一条重要的内容,就是重视严格的课堂教育跟社会实践的关系。当然他们的成功,也验证了附中教育的成功:两年扎实的基础学习,够他们一生受用。更加重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学习社会,实践社会,让我们的同学走出附中,既能上天,也能入地。是给我们今天附中教育的一点启示。
今年是校庆90年,老同学们早就期盼着回母校相聚,说起“浙美附中”,自我感觉不亚于“清华北大”或者“剑桥牛津”。学生出来了几十年,还能对自己学校有自豪感,就说明这个学校办得很成功。
“如果历史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选择附中。”

现在致电 023-677655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