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学子“创新”缂丝艺术品惊艳亮相
编辑:admin 日期:2018-10-15 14:23:14 / 人气:
据悉,缂丝工艺自宋元以来便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缂丝虽美,但复杂的工艺和长久的耗时制约了它的生产和传播。每一件缂丝作品,都需要熟练的匠人花费数月乃至数年来完成。因而缂丝制品产量稀少、价格高昂,与许多中国传统的工艺相似,遭遇到传承的困境。
在此次“白露为霜”当代艺术展中,来自西浦工业设计系的胡行健、邱耘丹和建筑系的左安南三位大学生展示了他们新式缂丝艺术品。这些作品汲取了传统缂丝工艺的精髓和灵感,用现代编程技术和解构主义重新演绎了古典艺术,让古音奏出充满时代感的新韵。
胡行健和邱耘丹的作品源于缂丝编织纹理的灵感,他们将整幅画面分成不同的色块区域形成整体构图,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模仿缂丝纹理在限定区域内随机上色,呈现出变化无穷、极具现代感的艺术作品。左南安用解构主义重新诠释缂丝,他结合自己感兴趣的西方文化,从画作、音乐、诗、建筑物、电影这五种艺术形式中抽取出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其具象化,用编程转化结构布局,从而形成缂丝的纹理。
据了解,今年夏天,三位同学走进苏州一家古老的缂丝工坊探访缂丝工艺,并跟随缂丝大师蔡霞明学习操作缂丝编织技术。在与蔡霞明的交流中,了解到缂丝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现代遭遇的困境。胡行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在看到真实的缂丝艺术品后,我们不禁为其精美所惊叹,另一方面,我们也自发想要结合自己的专业所学,探索如何令这项传统工艺焕发新生。”他表示,通过这种方式,现在已能在实际手工制作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制图技术,帮助匠人对缂丝成品进行预判,提高工作的效率。
上一篇:福柯 把生命当作一件有待塑造的艺术品下一篇: 洛阳市瀍河古代艺术品博物馆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艺术品金融化时代的投资与收藏”圆桌论坛成功举办09-10
- 快来围观估值4亿元的艺术品!玉雕“日月同辉”荔湾展出09-04
- 高价拍卖保证金 考验艺术品市场征信体系08-29
- 艺术品拍卖结算率首次未过半08-17
- 齐白石作品拍卖价直逼毕加索? 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拍卖行逻辑透析08-16
- 全球最大文物艺术品保税仓库四季度投用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