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得"艺"彰:近代中国早期银行如何涉足艺术品金融
编辑:admin 日期:2018-12-29 13:03:41 / 人气:
盐业银行旧址
王一亭主持的上海豫园书画善会所在地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近代金融登陆中国,逐步渗透。尽管时局动荡,艺术品收藏市场仍显活跃,而一些颇有远见的银行利用自身资金和信誉的优势,介入艺术品金融业务,竞相推出艺术品抵押贷款、艺术品保管、艺术品代理交易等多项特定服务,不仅满足了部分高端客户的金融需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流动与活跃,同时也拉升了诸如典当、保险、鉴定、拍卖等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银行资金的支撑保驾,使众多堪称“国之瑰宝”的艺术精品免于战争毁坏以及流失海外的风险。
早期银行“试水”艺术品质押业务,与清宫珍藏休戚相关,盐业银行无疑是国内同业中涉足该项业务的开山鼻祖。1913年,民国政府代理财政部长梁士诒建议设立盐务事业银行获准,两年后盐业银行总部在北京开张大吉,由袁世凯的表弟张镇芳出任经理,而张镇芳的公子,恰是后来成为收藏大家的张伯驹。
1912年清帝退位后,末代皇帝溥仪在内廷依然称孤道寡,封官赐谥,保持着的一个清王朝残留下来的“微型小朝廷”,小朝廷向民国临时政府移交了全国统治权,同时对以紫禁城为核心的皇家财产做了不彻底的分割。由于没有进行交接和签署有效的契约,故宫文物在缺少明确产权归属的情况下,事实上被皇室小朝廷所掌控。小朝廷依然维持着奢侈的皇家日常生活,民国政府每年拨给400万元经费如同杯水车薪,自然无法应付浩大支出。而且,民国政府自身财政困难,朝不保夕,屡屡拖欠经费,更是加剧了小朝廷的财政危机,只好向银行或商号典押借款或赊账。
这份小朝廷1917年初记载的欠账单颇能说明问题:欠恒利号商借垫银二十八万五千零五十五两九钱一分六厘八毫四丝;欠亨记号商借垫银六千八百五十二两六钱四分;欠大清银行借垫银十四万两,除欠内帑银七万五千六百两;除欠泰元号商借垫银九万六千零五十两二钱二分;尚欠交通银行借垫银三万九千六百两;除还尚欠中国银行浮借银三万六千两;新欠中国银行息借五十万元,计折合银三十六万两。
责任编辑:安梁_NN2061)
上一篇:潘家园试水文玩艺术品拍卖下一篇: 2018中国市场艺术品拍卖回顾:波动中见亮点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文化艺术品版权区块链创意基地今日在深圳文交所签约挂牌09-16
- 国文大都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成立09-12
- 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品秋拍焦点曝光09-02
- 可以吃的艺术品 探访贵州思南美食花甜粑08-30
- 呼和浩特:用艺术品展探索工匠精神与现代美学融合08-19
- 20余国民间艺术品汇聚长春 培育市场拓寻商机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