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农林谷生态农业,变废为宝,稻草成了艺术品

编辑:admin 日期:2021-03-21 14:57:31 / 人气:

 庄稼收割后地里的秸秆怎么办?千百年来农民的办法就是焚烧,农民认为这样省力还能给土地施肥,可是,现在我国全面打响环保保卫战以后,各地都禁止焚烧秸秆,防止污染空气。收割后地里大量的秸秆如何处理?这成了许多农民心中的烦恼。可是,当记者一行走进平桥区龙井乡南雷村后,发现乡亲们在信阳农林谷有限公司的带领下,在秸秆中寻找到致富商机,他们用勤劳灵巧的双手将废弃的稻草秸秆变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既将稻草秸秆变废为宝,防止大气污染,又带动了乡亲们尤其是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
  


  返乡带领贫困群众奔小康
  9月18日上午,信阳文化产业巡礼报道的记者们一行来到平桥区龙井乡南雷村信阳农林谷有限公司进行实地采访。信阳农林谷生态农业创始人张庭莲高兴地迎接了我们,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他们产品,也是一件件的精美的艺术品。在青山绿水之间,一条条巨龙在摇头摆尾,一个个各式的小动物在奔腾跳跃,迪士尼明星、童话精灵、动画片明星……让我们应接不暇。
  


  


  


  


  


  “以前我也是在外地创业,这几年回到家乡的时候,看到遍地都是废弃的秸秆,不能燃烧又没有精力和资金处理,只好胡乱堆在地里。我就想着能不能把这个废物利用起来呢?这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呀。后来经过多方调查,我们发现做这个稻草秸秆工艺品是一个很好的路子。说干就干,2015年我们正式成立了这个公司。创业的前一段时间,大家很艰苦,农民不愿收秸秆,形不成规模效益,后来我们就500元一吨收购,大家一下子积极性就上来了,没到收割季节,卖秸秆的农民都排队。刚开始,制作没有模板,也没有制作工艺,大家在一起反复研究,拆了装,装了拆,反反复复,花了十几天时间才做出第一批作品。作品出来后大家那个高兴啊!乡亲们也喜欢的不得了。但是困难又来了,产品卖给谁呀?当时乡村干部也很着急,到处帮我们联系客户,向上级报告给我们支持。后来我们尝试着注册网站,在网上推广,很快就有客户上门联系,市场逐渐打开了。”
  


  “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这是手工编织出来的工艺品玉米,现在这些作品都是我们平桥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给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张庭莲满脸自信地介绍。
  


  


  走进生产车间,几位工人正在埋头编织工艺品,而他们创作的原材料就是小麦秸秆和稻草。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工序之后,小小的麦秸秆在工艺师傅的精心编织下便成了惟妙惟肖的工艺品。目前公司作品大致分为农耕类、神话类、民俗类、童话类四种,而编织这些这些栩栩如生的“稻草人”得“艺术家”,正是龙井乡当地农民,尤其是留守妇女。
  


  


  


  “怎么让农村打工妈妈回家?”"让打工妈妈回农村现实吗?"是社会各界讨论中都绕不开的核心问题。张庭莲时刻不忘贫困户。她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朱卫星是一个贫困家庭的留守妇女,29岁的她患有侏儒症,干不了重活,家有老母亲要照顾,丈夫是个哑巴,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家庭贫困的朱卫星就被定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但是身有残疾的夫妻俩没有一技之长,全家人的生活没有保障,这是龙井乡政府和南雷村的帮扶人一块心病。张庭莲从扶贫办得知消息后主动联系了朱卫星,让她到公司上班。最初,朱卫星还有些顾虑——身为一个残疾人能在工厂里干些什么?当她得知手艺包教包会,培训之后,可以到生产车间上班,按天发工资,还能在家编,按件回收后,便打消了疑虑。
  


  现在,她农忙的时候就在家抽空做草编工艺,农闲时就去车间上班,一天工资60元,半天功夫就能编出一个8寸大的小篮子,拿到车间后能换13元,算下来,一个月近2000元的收入,解决了全家的生活保障问题。三年以来,公司帮扶村民,累计增收38万元。
  


  


  探索乡村经济增收新模式
  目前公司占地面积260亩,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年产值可达500-1000万元。每年出口约500万元,产品出口,产品占茅草的60%,草编制品为30%。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信阳农林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如今已是市级龙头企业,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实验基地、专业的设计团队,熟练的草编技能培训业务。目前已为几百家客户完成稻草艺术景观工程设计和稻草艺术节的策划制作,公司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上百家农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都能看到他们生产的艺术品。“稻草人”使村民认识到秸秆不烧、变废为宝的价值,村民们研究构思的稻草艺术手工品,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废弃的秸秆成了村民致富的“黄金草”
  


  


  


  


  秉承产业扶贫、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通过互联网+农业销售模式,信阳农林谷生态农业正努力打造“公司+台作社+草编基地+贫困户”的帮扶脱贫产业模式,探索出适合本地发展的扶贫产业, 在积极响应平桥区委、区政府精准扶贫,企业帮扶的政策基础上,以节能环保,锐意创新为理念,为农村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如今,文化产业吸引了大量创业者,产业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不断涌现,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从业者和消费者可以共同参与到创意作品生产中,让文化企业真正“活”起来,进一步提升社会整体创造力,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张庭莲谈到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信仰是企业精神面貌的体现,信阳文化产业网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及文化产业的相关领导对信阳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支持,在此深表感谢!同时祝福信阳文化产业网带领本土文化走出信阳,走向全国,人气旺旺,硕果累累!

现在致电 023-677655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