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他将破烂不堪的四合院,爆改成艺术品,完工后太惊艳
编辑:admin 日期:2019-10-08 15:54:22 / 人气:
本案四合院改造设计,正是基于改造为主,让老城区的斑驳老宅重回生活轨迹,让老宅也可以适合年轻人生活。
我们希望在改造过程中,尊重原始四合院的格局,保留其空间格局,在室内设计上加以创新,将其改造成足够生活的家宅。
▼改造后的四合院墙面及庭院
▼四合院改造项目——概况
本案改造项目,位于阜成门内的历史文化截取,该区域占地37公顷,建筑面积越达24.2万㎡,800多个院落,现存4000余栋老宅建筑,而这其中让人惊叹的是,70%的老宅已经质量不堪,亟待改善和梳理。
▼改造后的四合院俯瞰图
因此秉持着保护与复兴的前提下,建筑设计师以现代设计手法为媒介,在城市新旧之间探索与思考。旨在以迭代换新的住宅思维,让老宅重获新生,延续城市建筑里的历史文化脉络。
而本案项目,是一处位于北京二环胡同里的传统四合院,占地约250㎡,原本破旧不堪的四合院,被设计师改造成了四合院主题民宿。结合居住环境迭代更新,试图在北京传统四合院空间里,融入新时代的居住理念,更新四合院里的居住方式。
▲四合院 平面手绘图
四合院,位于一个Y字型路口。可以看见一整个沿街立面,而且院墙也可以完美地展现在世人眼前。且原本的四合院,在破旧不堪的情况下,还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违章加建,形成了极为繁杂的大杂院格局,空间杂乱,布局局促。
因此在院落中心位置的加建建筑,被设计师一一拆除,还原出了四合院原有的空间格局,并铺设了和墙面颜色一致的青砖路,将原有的院落古朴质感,一一重现。
▼夜晚下的四合院院门
四合院入口进门,便是一条笔直的廊道。设计师在右侧设置了一处对外开放的咖啡馆,而廊道尽头,既是内院的大门。原有的四合院布局,总共有6间房间,功能布局各不相同,被设计师设计成了民宿客房。
▼日光下的四合院院门
▼在一派白墙黛瓦之下,设计师在屋顶加入了天井设计和露台设计
拆除了庭院中的加建建筑后,6间房间重新围合成了一个方形庭院。庭院南侧拆除加建建筑后,6间客房及展览空间重新围合出一个方形庭院。在庭院南侧中心位置,设计师使用旧有青砖,搭建了一处楼梯塔。
沿着塔向上,可以一览无余整个四合院的黛瓦之美,并且俯瞰整个院落。远眺时,可以看到远处的妙应寺白塔。周围错落有致连绵起伏的四合院建筑群体,也可尽收眼底。
▼四合云改造设计 轴测图
在建筑改造过程中,气质最大的难题就是原始条件不足,本案四合院改造亦是如此。
问题一 室内面积不足:在有限空间回下,想要塑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最重要的便是空间够大。所以设计师采用竖向使用空间的原则,局部下挖地面,并且拆除原有吊顶,让屋顶空间形成loft格局。问题二. 采光通风条件极差:几乎每一件房间,设计师都设计了屋顶天窗,来增加采光。且因为北京冬季太冷,天窗设计均采用双层玻璃来降低导热效应。并且每个房间的门侧都加入了开窗设计,辅助通风。
问题三. 无法保温保暖:老四合院的通病,便是保温保暖问题。所以设计师在全部室内地面铺设了地暖,作为冬季采暖措施。问题四. 隔音条件太差:隔音太差一直是老四合院的毛病,所以设计师在每个房间的隔音墙里都加入了隔音材料,解决了砖墙隔音差的问题。
▼设计思路,因地制宜
本案设计的思路,在于在现有条件下,因地制宜,着重对现有建筑的发掘和再利用。在改造过程中,也是追求保证原有建筑格局。
比如将原有的木结构脱漆后,以原木色的朴素刚来展现古朴气息。且在做院内排水时,在地坪下挖出了7块清代条石,都被原本的保留了下来,成为了院门门口的踏步石阶。
大量拆下来的青砖,基本上拥有几十年到几百年的历史。这些青砖被重新利用,搭建成额一处楼梯塔,并加入了现代材料玻璃砖,增加层次感。既做到了保留,又做到了创新。
▼合院建筑居住空间
原本的传统合院居住空间极为私密,而设计师给居住空间增添了一份开放性。
▼入口处的咖啡会馆
入口处的房间被设计成了咖啡馆,为民宿提供了接待功能。并且院落主入口采用了开敞式的设计,让廊道连同咖啡馆都成为了空间里的一部分。
▼青砖青瓦,一派祥和
▼房间里的小院落,小树木
▼细节处的景观设计
▼更多细节空间赏析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文物艺术品市场成交额环比下降22%09-14
- 王中军:三年花8个亿买艺术品,再有钱也还是个穷人!09-06
- 美媒:中国艺术品被加税 美商人难接受09-05
- 盘点丨你知道那些你所熟知的著名的艺术品曾惨遭“毁容”吗?08-20
- 欧洲博物馆珍贵中国艺术品接连被盗 有人赖上中国08-20
- 欢乐拼盘 水果变成“艺术品”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