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鉴定仪用“算法”识别艺术品真伪
编辑:admin 日期:2018-12-07 12:11:26 / 人气:
此外,文化科技周期间,观众还可欣赏到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们创作的书画精品。包括76岁的俄罗斯功勋画家巴拉诺夫·卢多利夫·尼古拉维奇,66岁的香港画家许明康,73岁的美籍华人书法家“纽约堂叔”, 66岁的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士奎等众多艺术家的200余幅大作。
艺术品智能鉴证仪亮相
开幕式当天,还公布了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立项的“艺术品鉴证备案数据采集系统开发与数据库建设”重大进展,现场展示了该项目的核心设备——艺术品智能鉴证仪。
据介绍,艺术品智能鉴证仪在采集高分辨率的数字图像基础上,通过对艺术品多种特征的提取与图像比对技术相互融合,区分书画作品的细微差别,有别于依靠肉眼和经验的人工采集和检测,这种自动化的书画鉴证备案技术借助“算法”,准确率已接近100%。艺术品通过鉴证备案后,就等于拥有了一张官方颁发的“身份证”,从源头上解决艺术品真伪问题。
与会专家表示,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破解艺术品备案、鉴证、价值评估、标准认定、市场公平交易等一系列当前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难题,对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诚信,促进艺术品的创作、经营、销售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培育文化界的科技自觉
“目前科技企业的文化自觉高于文化企业的科技自觉。”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凤亮说。
但在观看“艺术品鉴证备案数据采集系统开发与数据库建设”项目之后,李凤亮开始有了信心。“很震撼”,李凤亮表示,这个项目体现了三个结合:一是文化和科技的结合,通过技术对文化作品、艺术品进行鉴证、备案、开发、保存。二是艺术和市场的结合,提供了艺术走向市场的机会。三是线下和线上结合,数据多元化采集后,既可以简单地利用手机APP进行扫描、存储、鉴证、备案,取得电子身份证,还可以做线下多元IP开发,“这是通过科技手段传播、集聚、推广、营销文化艺术的非常重要的形式,也是文化人、艺术人提升科技自觉的非常重要的表现”。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住进途家艺术品鉴赏师的家是一种怎样的感觉09-11
- 购买艺术品需要知道的事09-06
- 美媒:中国艺术品被加税 美商人难接受09-05
- 纪念中韩建交26年 中国艺术家首尔登台亮相08-26
- 书画艺术品中的软黄金,齐派艺术作品收藏更升值08-22
-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上线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