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当代·艺术展”即将开幕,这一次所有人都能读懂艺术之美
编辑:admin 日期:2019-08-28 11:50:38 / 人气:
正如策展人鲍栋所言:“北京当代·艺术展”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既要体现跟北京当地文化以及中国本土性的经验密切相关。又要兼顾画廊的代表性和实用性;既要更好地体现艺术家,也要有跟公众互动的、跟生活有关,跟艺术跨界,考虑如何让艺博会吸引更多的人。
“北京当代·艺术展”把展会的形式作为突破点的同时,致力于中国艺术的价值推广,把与中国密切相关的艺术画廊作为核心的合作伙伴与命运共同体,打造一个与当下艺术生态及社会各层级密切相关的艺术交易、展示、交流的顶层平台。
因此,第二届“北京当代·艺术展”在保持严选规模的基础上,邀选了共40余家参展机构,汇集艺术顶尖作品2000余件,在保持画廊水准的前提上增加了画廊内容的丰富性,为不同内容版块的藏家与观众提供产生交叉效应,使专一于近现代美术的藏家能够看到画廊和艺术家的最新当下状态,同时使更熟悉艺术最新动向的藏家看到并思考艺术的历史积淀和发展脉络。在中国的语境下理解艺术,即更包容,更具追溯性、延展性的理解和体验艺术的丰富性,亦是艺术创作、画廊经营、艺术收藏整体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艺述Story
作为本次展览的价值引擎,本次的“艺述”单元的主题为“85后的八五——中国艺术新世代”。策展人将历史坐标拉至八五美术运动,在这个主题下,邀选了35位/组35岁以下艺术家的作品,力图呈现中国最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全新气象。
35岁是中国艺术圈几乎约定俗成的划分年轻艺术家的年龄线,2019年的一位刚刚35岁的艺术家,在他或她出生1984年,中国即将出现一场艺术变革——八五美术运动。八五美术运动的主体是年轻人,35岁以下艺术家数量在所有参与人数中所占比例为92.6%。与此形成关联对比的是,2008年至今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集体涌现期,各种年轻艺术家的小组、群体、个展、群展、评选、奖项活动等层出不穷,虽不能称之为运动,但显然已构成一种现象:日渐成熟的艺术系统,给他们带来专业化和协作性的工作和创作方式。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艺术品金融前路漫漫09-15
- 数据直击:下半年艺术品市场或与去年秋拍接近09-12
- 国文大都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成立09-12
- “艺术品金融化时代的投资与收藏”圆桌论坛成功举办09-10
- 巧手编织梦想 技艺绽放芳华 张掖扶持妇女手工艺品发展09-07
- 2018北京艺术博览会开幕 6000件中外艺术品参展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