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的价值非常不确定, 价格因此成为最重要的判断信号
编辑:admin 日期:2019-01-04 09:45:54 / 人气:
在艺术界,“钱”是一件令人欲说还休的事。大部分人不得不对这个问题小心翼翼,以免被视作不懂规矩、粗俗。
想弄明白“艺术品如何定价”的奥拉夫·维尔苏斯,在调查刚开始时,就碰到了不少软钉子。画廊主们对“定价”这个话题都讳莫如深。其中一位纽约画商告诉他,他不想把自己的画廊变成工厂、交易所、银行这样充满铜臭味的地方。他认为自己的角色是在心智上参与艺术家的创作,与他们共同成长。可在维尔苏斯关掉录音笔后,这位画商的态度180度大转变。他把维尔苏斯带到了画廊后面的大宅,里面存放着大量艺术品,包括一些博物馆级的现代艺术大师之作。与此同时,“他的措辞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他清晰地记得每一件藏品的入藏价格和当下行情,还很得意地强调,所有这些收藏都升值了。维尔苏斯就此看到了一个倒置的角色:在商业场所,画廊主不谈钱,只谈艺术,你甚至都找不到一张价格标签;但到了私人场合,他实际上对自己藏品的价格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作为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维尔苏斯把画廊主对钱遮遮掩掩的态度与一类学术观点联系到了一起。这种观点认为,市场逻辑会腐蚀艺术品,让人们对艺术的解放性、批判性视而不见,而仅仅将它们视为一堆金钱符号。画廊,尤其是以先锋艺术立足的画廊,因此不得不与市场保持距离。
通过对阿姆斯特丹和纽约画廊主们的密集访谈以及数据搜集,维尔苏斯写成了《艺术品如何定价》一书。在这本书里,他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了艺术品市场的各个环节是如何影响艺术品价格的。
维尔苏斯所谈的定价问题,主要聚焦于一级市场,即艺术品首次出售的市场,主要指画廊,只是偶尔论及二级市场,也就是拍卖行。与中国的情况很不同,在维尔苏斯的调查地纽约和阿姆斯特丹,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壁垒分明的。大多数画廊主也以“艺术界守门人”自居,直接参与拍卖的行为,会被视作“道德污点”。正因为这样,大摇大摆参与二级市场的美国知名画廊主拉里·高古轩(LarryGagosian)才显得如此特立独行——“将露天集市上卖挂毯的小贩习气带进了这个行业”“让整个行业蒙羞”,维尔苏斯听到不少关于高古轩的坏话。
但是,进一步深究,画廊主不与拍卖行合作,也并非完全出于道德感,其中也有长期盈利的考虑。维尔苏斯分析,一般而言,画廊希望控制艺术品的价格和被收藏的对象,以塑造一个稳定的市场。但艺术品一旦流入拍卖市场,价格就直接由供需决定,上下波动很大。另一方面,画廊也无法阻止艺术品通过拍卖流入套利者手中。他们更偏爱的收藏者是美术馆,后者对艺术家的声望积累非常重要,而前者却可能让艺术家在市场上昙花一现,然后很快被抛弃。
尽管这个行业设定了各种壁垒和准则来与市场划清界限,但金钱的逻辑依旧无处不在。维尔苏斯的统计显示,作品价格与收藏量正相关,身价越高的艺术家,作品销量反而越大。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也就是说,高价艺术品并不会吓退收藏家,反而可能刺激他们进一步购买。他认为,这个结果可以部分验证艺术史家们对“商品拜物教”的批评,以及制度经济学鼻祖凡勃仑(ThorsteinBVeblen,1857~1929)在《有闲阶级论》中所提出的“金钱的品位原则”:艺术收藏者可能更看重艺术品价格,而没有对视觉品质给予适当关注。
责任编辑:李锋
上一篇:2018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十大事件下一篇: 2018年,亿元天价艺术品大盘点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数据直击:下半年艺术品市场或与去年秋拍接近09-12
- 快来围观估值4亿元的艺术品!玉雕“日月同辉”荔湾展出09-04
- 欧洲博物馆珍贵中国艺术品接连被盗 有人赖上中国08-20
- 简一:大理石瓷砖不再只是瓷砖,是家里的艺术品!08-17
- 关税波及艺术品交易 美艺术界不满08-15
- 全球最大文物艺术品保税仓库四季度投用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