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包装”
编辑:admin 日期:2018-10-22 12:08:43 / 人气:
这样类似的“文物”在市场上可以说是到了司空见惯的地步,对一件从价值上说已经无谓真假的东西进行“包装”,编造一个有模有样的故事,做上一些看起来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标识,不了解具体史实的藏家很容易被唬住,对于他们来说,这件包装品就变成了一件值得出手的高昂艺术品。
就如朱万章所述,不管故事多么精彩,我们主要是看文物或者艺术品本身,过度的包装或许能带来短期的利益,但是一旦回归本身,便会陷入毫无收藏意义的境地。不得不说,在现在的文物艺术品市场里,这样“包装”的东西实在太多,已经对市场的正常秩序产生了冲击,人们经常打趣“交学费”,但收藏背后辛苦的又何尝不是自己。面对这些天花乱坠的包装,我们还是应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不求人人达到“徐半尺”的境界,只求面对这些扰人耳目的“华丽”外表时,能慧眼识“包装”。
(责编:鲁婧、王鹤瑾)
上一篇:大厨齐聚湖北“比武” 菜品“变身”艺术品下一篇: 玉雕属于工艺品还是艺术品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国文大都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成立09-12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创办国文大都艺术品鉴定中心09-09
- 进口奔驰斯宾特云锦版传统丝制工艺品南京09-07
- 巧手编织梦想 技艺绽放芳华 张掖扶持妇女手工艺品发展09-07
- 福羲国际拍卖访谈,艺术品收藏虽能保值也要讲究策略08-27
- 抱着艺术品入睡?淘宝心选这波操作很「稀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