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被定价后就不是艺术品了

编辑:admin 日期:2021-04-05 15:34:35 / 人气:

被定价之后的艺术品顶多算作商品,设置成为某些人炒作的商品,离着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已经十万八千里了。但总不能让艺术品“藏之深山,传之后世,”吧?艺术品生产出来就是让人们看的,用的,当然也可以藏起来自己玩,但总得有面向世人的一天吧?当然有面向世人的一天,但艺术品附载了艺术家的心血和灵感,并非能用价格来衡量的。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观看艺术品的人有不少是内行,可以在观赏中学到很多艺术创作的技巧,而外行看来,纯粹在看热闹,没什么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外行们也就只能通过艺术品的价格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了,因为他们不懂。
也就是说,艺术品成为商品就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懂,才会成为大家都认可的流通的商品。那么,艺术品的高价格起码能说明一定的价值吧?或许会吧。很多古代出土的古董,在当时可能不值钱,只是生活中常用到的东西,到现在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当时古人或许根本不知道这些玩意儿还能成为后代人追捧的价值不菲的古董。譬如宋代的官窑瓷、元青花、明清的家具等等,到现在已经成了身价百万以上的商品了。现代人难道就懂这些艺术品吗?当然也不是真的懂,而是作为古董来炒作,炒作价高了,就可以出手了。当然也有现代人做的艺术品,有工艺美术品,有自己烧的瓷器,有绘画作品、书法作品,还有手工制造的乐器等等,大多价格很高,除了手工费贵以外,就是人们对他们造的艺术品中蕴含的艺术价值的一种承认。而且这些艺术品不能批量生产,不然只会自己压低自己的价格,成了烂大街的俗物,
但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是因为和一般的物品不同,也让人们觉得不一般,但并不一定就是艺术价值很高的商品。大多数人不懂艺术,就需要懂艺术的人给解释一下,像很多人要让人解读一本深奥难懂的书一样,想要获取间接经验,而这种获取间接经验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获得的经验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艺术品可能蕴含了多个方面的意义,而解释的所谓艺术家只会揭示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并不能完全解释清楚,当然也存在着明显误读的情况,而偏偏这个负责解释的艺术家又很容易被收买,也有很大的私心,那么解释出来的艺术品的意义还有意义吗?
资本参与了艺术品的定价,让艺术品成为商品,很有一种“逼良为娼”的感觉。但艺术品除了艺术家本人珍惜不肯卖之外,就是作为文物的艺术品不能卖了,前者是不投入市场,后者有法律限制,当然也不能投入市场。不投入市场的艺术品就不能成为商品,也就没有价格了。或许很多无价之宝就是这样产生的,无价是因为无法定价,全世界只有一两件,当然没法比对了。就是和其他的同类艺术品比价也是不行的,因为某种艺术品的价值非常大,已经不能用价格来衡量了。难道鸡缸杯都被卖出了上亿的价格,别的古董就不能定价了?
当然不能,有法律限制,有时间限制,有艺术家本人的限制,当然没法定价了。譬如真本《兰亭集序》如何定价?还没被发现呢,怎么定价?艺术品不是楼市,楼还没盖起来呢就可以预售,艺术品还没被发现就不能定价,这不是买期货,而是买艺术品。但很多艺术品的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本身的价值,是不是当代人更喜欢艺术?
当然不是,而是当代人更喜欢炒作艺术品赚钱,更喜欢跟风炒作,这就是市面上假古董、假艺术品成批量出现的原因。淘古董的商人很头疼,已经发现不了真古董了,大多是伪造的,而且要价很高。是人们学聪明了吗?当然不是,而是离着艺术品鉴赏很远了。
给艺术品定价本身就有问题,一旦定价,艺术品就被资本所强迫,成了商品,可以自由买卖,出价高者得,并且要让艺术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升值或贬值,或者消亡。但艺术品的价格并不能代表它的价值,或许只是人们炒作的结果。艺术品就是艺术品,大多数人买不起,只是看看就得了。那么,远离资本的游戏,采用一种“入我眼者即我有”的鉴赏态度,似乎更为实在。如果只是看艺术品的价格,似乎并非在鉴赏艺术品,而是在看商品了。
 

现在致电 023-677655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